還原老昆明市井文化 東站農貿市場開業啦
  • 我要分享
    對昆明來說,歷史頗久的菜市場不少,人們總能隨口說出幾個常去的,比如昆明東站農貿市場。9月20日,這個成立30多年的老農貿市場迎來了大變樣,它不僅變得更新鮮、更便捷、更智慧,還還原出老昆明人記憶里的那份珍貴。

  “東站農貿市場是我買菜的首選”

  “記不得多少年了,我們都在這里扎根了。”在市場里賣菜快20年的王阿姨回憶說,最早來這里賣菜時,市場里每天收5毛錢的稅,“其他就不管了,我們怎么擺攤都行,就像老家那些鄉街子一樣。”王阿姨告訴記者,這里最早是批發水果的,每天無數人來來往往,“我覺得這里肯定也有蔬菜需求,就慢慢開始拿一些自家種的菜來賣,生意就這樣一直做起來了。”現在,王阿姨和兒媳婦每天守著這幾個攤臺,蔬菜由兒子下鄉收購,賣菜成了一家人的事業。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梁先生最開始來這里買菜還是10年前,那時他剛到昆明工作,在董家灣附近租房,“聽朋友說這里有一家千張肉做得特別好吃,我也很喜歡。”至今,東站農貿市場依然是他買菜的首選。他說,以前車輛能直接開進市場里來,行人買菜很不方便,“直到這次改造以后,這里才真正亮堂起來,感覺非常清爽、有條理。”

  規劃覆蓋周圍3萬多居民

  昆明東站農貿市場占地約1.4萬平方米,始建于1989年,經營近30年后,市場的設施出現老化,一些建筑存在安全隱患,市場通道不暢、電線私搭亂接、防火設備不足等情況突出。去年以來,市場管理方投入1300萬元,讓昆明東站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具體改造了市場的建筑外立面、強電、弱電、消防、監控、雨污分流、地面、大棚、鋪面等20余個方面,對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攤位和建筑進行了重新修繕,市場前后兩個區域之間的安全通道從1條增加到3條。

  市場方還引入凍品和夜市區域等填補商圈空白項目。晚報記者在市場內看到,商場管理方利用資源優勢建設的昆明市唯一菜市場內冷庫目前已經開始運營,“里面的凍品有上千種,能夠滿足普通家庭少量購買的需求。”

  商場管理方介紹,目前市場可以滿足曙光小區、董家灣小區、桂華新園、東方上城等數個居民小區3萬多居民的買菜需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購物體驗。同時,“我們在9月20日-10月1日正式開業期間舉行每天一個特價菜活動,菜品價格可能會和進價持平甚至低于進價,每個菜品數量約有3-5噸。”

  還原老昆明市井文化

  “我們決定在市場內增加文化味的東西,讓市民在買菜時也不辜負一切美好的事物。傳統風格的店鋪、手繪壁畫、背景音樂、雷鋒志愿崗等都是文化升級重點。”市場管理方說。

  市場內凍品區和海鮮區墻壁上充滿了生活氣息的彩繪全部都是手繪完成,“請了藝術學院很多學生、耗時一個月左右才完成,這部分長度70米的繪畫整體風格顯得清新、多樣,提升了文化層次,為的是吸引年輕人進入市場,給予他們一種貼近自己年齡段的熟悉,畢竟市場服務的是所有的居民,不僅老年人要照顧到,年輕人也不能忽略。”

  商場管理方介紹,街里街坊展臺等包含了方圓幾公里內老昆明人熟悉的岔街、狀元樓、拓東路、董家灣等不少有特色的市井元素,“從以前的水果市場發展成為如今頗具規模的菜市場,依托的就是周圍的居民,所以這次才把這附近的市井元素集中展示,也算是一種情懷的追憶。”

  此外,記者注意到展臺區還專門設置了拓東醬油的門店展示。拓東醬油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這個品牌的發展歷程,也是昆明老百姓市井生活的寫照。據說市場里還原的是拓東醬油的第一家店鋪場景,由于年代久遠、城市改造等原因,這個門店如今早已找不到了,“我們找到了一些相關的物件,把這個門店還原出來,到時候可能還會展示一些當時的醬缸等老物件。”

  “這次升級改造很成功,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轉型開業的同時,我們還想借還原老昆明記憶的活動為周圍及昆明所有的市民引入新型農貿市場的概念,傳播昆明傳統市井文化,將東站農貿市場打造為昆明農貿市場的一張名片。”市場管理方說。(記者 孫江葒)

(來源:云南網,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

----------睿途士·農貿市場智慧系統專家----------

  【睿途士首創】顛覆傳統的“智慧農貿市場溯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為農貿市場的智慧化建設和管理提供了一個高標準、高質量、智慧高效、管理規范、方便實用的指導方向。同時也為政府的市場監管部門提供了有效工具,給企業帶來雙贏的“贏”商平臺,市民的放心工程,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咨詢熱線:400-8126-998
手機微信:135 3384 5840 (王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