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建設農業強市為中心,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推動“三農”事業再上新臺階
  • 我要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強調,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促進共同富裕。

  從計劃投資66億元的赤坎華僑古鎮項目開門營業,成為發展鄉村文旅的輝煌一筆,到袁隆平院士親自題字的臺山中國農業公園享譽“廣東第一田”,引領粵字號糧食主產地生產,再到全省率先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試點,實現薄弱村100%“摘帽”……邁進新時代,江門“三農”事業踏上新征程。

  展望未來,江門將以建設農業強市為中心,充分發揮特色資源、比較優勢,加快高質量發展,統籌抓好“三農”各項工作任務,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推動“三農”事業再上新臺階,為廣東鄉村振興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作出江門貢獻。

  “炒”熱僑都預制菜產業

  2022年,我市搶抓預制菜產業風口機遇,出臺《江門預制菜十二條政策措施》,成立全省首個地級市預制菜產業聯盟,在蓬江、臺山、開平布局建設“一園四區”預制菜產業園,開發“江門農業產業招商地圖”微信小程序,同步啟動園區招商。2022年6月,蓬江區預制菜產業園成功納入全省首批預制菜題材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共15個投資項目和戰略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動工,計劃總投資超120億元。

  預制菜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配套服務體系的推進建設。一方面,我市加快標準化體系建設,編制并發布《江門市預制菜產業標準體系規劃和路線圖》以及江門市首個預制菜團體標準《江門特色預制菜儲運品質保障技術規范》。江門麗宮申報創建廣東省預制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加快推進陳皮蝦制品、預制菜陳皮廣式糖水團體標準制定;另一方面,我市加快推動金融服務保障,推動太平洋、平安、人保等6家保險公司推出“太享預”預制菜定制保險、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預制菜綜合保險等預制菜專屬保險產品7款。2022年,我市共有14家預制菜企業獲得融資服務,貸款超1.7億元。

  “我們重點對美心、得寶、中洋、江帆、益膳、麗宮等企業實施專項培育,在技術、人才、市場對接等方面給予資源鏈接和扶持。去年以來,先后組織上述企業參加省級預制菜發展論壇、峰會,以及亞食展、東盟展、首屆中國國際(佛山)預制菜產業大會等展會。先后為益膳食品、江帆水產制品對接馬岡鵝、麻黃雞、青蟹、鷓鴣等農產品產地直采,做好馬岡鵝系列等冷凍類預制菜產品跨境冷鏈政策及出口貿易服務的指導輔導。”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全市共有預制菜產業鏈關聯(含凈菜)加工企業588家,冷鏈物流及配送服務企業36家,擁有李錦記、江戶泉、東古等知名預制菜調味包、醬汁包研發生產配套企業。2022年,全市即烹、即配類預制菜生產加工產值超21億元,其中,向全球輸出“僑都預制菜”近6300噸,銷售額超3000萬美元。臺山得寶食品、廣東遠宏水產分別上榜胡潤中國預制菜生產企業百強榜。

  做強特色產業和特色文旅

  去年12月,“2022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公布,我市新會陳皮力壓五常大米、長白山人參等知名農業品牌,首次登上榜首,彰顯出我市區域農業產業品牌持續做大做強的強勁勢頭。

  做強優勢特色農業產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客觀要求,是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競爭力的必然選擇。2021年以來,我市著力構建“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鄉村產業體系,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加快陳皮、大米、鰻魚、茶葉、馬岡鵝、禽蛋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累計創建11個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示范帶動我市鄉村產業全面邁向現代化。

  新會陳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經驗面向全國推廣,新會陳皮成為全國農產品的“明星”,2022年全鏈條總產值達190億元;臺山市鰻魚省級產業園讓臺山鰻魚“遨游”國際,活鰻出口量約占全國出口量的80%;開平市家禽省級現代農業園小小鴨蛋“孵”化出過億產值;國家級廣東絲苗米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筑牢大灣區糧倉……依托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我市著力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取得不俗成效:2022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近600億元,增長7.7%,增速全省第一;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全鏈條總產值達533.9億元。

  鄉村文化旅游是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新模式,是游客需要、農民受益、前景廣闊、地方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和環保綠色產業。3月23日,2023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春季)推介活動在福建省上杭縣舉行,現場面向全國推介旅游精品景點。其中,我市開平赤坎華僑古鎮、臺山市蘆薈莊園、新會石澗公園、麗宮陳皮莊園、新會陳皮村等一批景點獲推介。

  近年來,江門立足好山、好水、好風光,充分發揮溫泉、田野、森林等自然資源,以及紅色資源、僑資源、名人名村等文化底蘊和名特優新農產品眾多優勢,高標準建設100條紅色美麗僑村和7條集“產、文、旅、人”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了一批備受游客青睞的休閑農業網紅點、新地標、旅游線,鄉村休閑農業煥發新活力,累計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2條、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和示范點30個。

  此外,我市還利用地域特色資源,在時間維度上推出鄉村休閑季節性旅游,在空間布局上發揮海邊、溫泉、廣東第一田、碉樓、古鎮古村落等眾多元素,推動鄉村休閑示范帶建設;挖掘鄉土文化特色,開展新會陳皮文化節、開平碉樓文化節、蓬江涼瓜節、鶴山紅茶節等眾多地方文化和特色農產品主題活動,推出一批鄉村本土特色游、特色菜式、特色宴,打造一系列美食名街、美食名品、美食名廚、美食名店,拓寬加深農業功能開發,發掘鄉村多元價值,培育鄉村休閑農業品牌。

  多種模式發展壯大

  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2021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明確把我市列入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試點,成為全省2個地級市試點之一,開展先行探索。在此背景下,我市率先實施提升薄弱村行動,探索建立“三結對”掛鉤幫扶薄弱村機制,創新開展土地流轉示范片和薄弱村土地流轉試點,在全省率先實現薄弱村100%“摘帽”,經營性收入均達10萬元以上,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走進新會區田邊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村口主干道路旁邊干凈舒適的公交車站。車站地塊屬于村小組建設用地,此前閑置了很多年。公交車站建成后,由新會公汽公司租賃使用,年租金2萬元。如今,不到1000平方米的地塊,有公交車站及商鋪兩套物業出租,年租金合計7.6萬元,成為田邊村集體收入的新增來源。

  “先是盤活閑置地資源,提高村集體收入;其次,將公交車始發車站設為田邊市場,并以周邊商鋪帶動消費;然后,改善村民出行條件。現在村民進城,在‘家門口’就可以坐車。”田邊村黨總支書記梁國賢高興地說,閑置地的盤活,取得了“一舉三得”的效果。

  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舊田邊市場,是田邊村委會的集體用地,面積大,但因市場檔口不多,一直以來利用率較低。對此,田邊村把握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契機,將田邊市場一部分面積進行升級改造,改善了周邊環境,租金從每年18萬元提升到45萬元。舊田邊市場剩余的1000多平方米建設用地,也動工建成商鋪招標出租,增加村集體收入。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小麗表示,每個村環境不同、基礎不同,如何發展壯大新型村級集體經濟,關鍵在于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和模式。對此,我市積極強化示范創建機制,結合不同村級集體基礎和資源優勢,以示范創建和示范項目建設等,積極打造一批村黨組織戰斗力強、經濟項目可持續發展、社會效益凸顯的示范村,營造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氛圍,調動村集體主動發力的積極性。

  如今,我市在生產力水平相對較高的農村,探索出5種實踐模式:股份合作型、公司化運作型、村組聯營型、合作社服務型和產業賦能型。針對經濟較薄弱的農村,我市則探索“聯村”抱團發展新模式。

  同時,我市整合各級資金7165萬元,帶動總投資1.7億元,通過物業投資、入股經營等方式,統籌推進發展集體產業項目19個。比如,恩平市統籌各級薄弱村發展資金2000萬元投入江海區電子信息產業港資產收益項目,每年按照投資額的7%(140萬元)保底分紅到恩平市29個薄弱村,實現村民變“股東”,致富有門道。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貿易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琴近兩年來實地調查了江門20多個村,她認為江門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試點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涌現出了很多創新思維和實踐,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借鑒意義。

(來源:江門新聞網,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轉載只是為了更好的傳播新聞資訊之目的,未與作者取得聯系,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

----------睿途士·農貿市場智慧系統專家----------

  【睿途士首創】顛覆傳統的“智慧農貿市場溯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為農貿市場的智慧化建設和管理提供了一個高標準、高質量、智慧高效、管理規范、方便實用的指導方向。同時也為政府的市場監管部門提供了有效工具,給企業帶來雙贏的“贏”商平臺,市民的放心工程,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咨詢熱線:400-8126-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