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關于印發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皖農辦質函〔2020〕25號】
各市農業農村局,廳屬有關單位: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印發2020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的通知》(農辦質〔2020〕3號)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皖辦發〔2019〕22號)精神,我廳制定了《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現予印發,請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0年2月24日
2020年安徽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2020年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重點任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全面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一、強化風險防范,全力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1.強化安全監測,切實增強風險預警能力。充分發揮省、市、縣和鄉鎮四級監測網絡作用,建立和完善風險監測、專項監測和監督抽查“三位一體”監測體系。提高監測的時效性、準確性、真實性和覆蓋面。監測要突出隨機性,由監測機構現場隨機確定監測地點;要突出普遍性,加大對產地小農戶的抽樣力度,抽樣比例10%左右,提高監測的覆蓋面;突出“三前”環節、運輸車輛和禁用藥物的抽檢,提高抽檢比例。充分發揮監測“雷達”作用,及時發現和排除風險隱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靈活機動調整監測方式,確保監測工作快速高效。積極配合農業農村部開展季度例行監測。建立監測信息報告制度,監測數據要上傳省追溯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監測數據網絡化監管。加強監測結果會商分析和情況通報,針對問題突出地區加大專項整治力度,切實增強風險預警能力。
2.強化風險評估,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圍繞畜禽產品和水產品中環境污染物、糧油產品生物毒素、蔬菜農藥殘留、畜禽產品獸藥殘留、水產違禁藥物等重點品種風險隱患,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掌握風險關鍵控制點,制定管控技術措施。圍繞產業發展和執法監管需求,提高風險評估發現問題的速度、探索研究的深度、成果應用的廣度和工作聯接的寬度。對未知風險進行全面排查,研究風險來源,及時提出預警建議。
3.完善應急機制,切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強化輿情監測,加強輿情應對,針對重點輿情做到快速反應、持續跟蹤、全面研判、積極引導,穩妥處理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構建屬地負責、行業主導、上下協同的應急響應機制,針對問題多發地區和重點品種,及時排查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置,確保不發生系統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建立長效監控機制,推動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輿情風險管控從被動處置轉向事前預警。建立常態化科普宣傳機制,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宣傳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政策和生產消費知識。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庫作用,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技術咨詢、科普解讀、及時識別并快速破除謠言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二、強化執法監管,著力解決質量安全中突出問題
4.深化專項整治行動,鞏固深化主題教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鞏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成果,實施靶向監管,重點整治蔬菜、畜禽、禽蛋、水產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藥物及農藥獸藥隱性添加、生豬私屠濫宰、注水注藥等突出問題。重點整治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執行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藥期的規定。建立健全監管名錄,將蔬菜、水果、畜禽和養殖水產品的生產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生產經營主體納入監管名錄庫。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公布不合格農產品信息。對新發現的風險隱患和臨時性、突發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舉一反三及時部署開展專項整治。綜合運用監督抽查、飛行檢查、暗查暗訪等方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制度,抽查范圍覆蓋大中小生產經營主體,抽查內容突出禁限用藥物、停用藥物和非法添加物。針對重點地區和產品加大頻次,擴大參數,實施精準打擊。
5.加大農資監管力度,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加大對種子、農藥、肥料、獸藥等重要農資監管力度,嚴格農藥、獸用抗菌藥準入管理,開展監督抽查,公布不合格名單,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圍繞使用量大、合格率低、風險隱患高的重點農資品種,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依法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農資供應和產品質量可能帶來的影響,會同有關部門加強會商研判和信息調度,努力保障農資市場秩序穩定、產品質量可靠。結合春耕備耕,開展農資打假“春雷”行動。重點打擊生產經營假劣農藥獸藥、飼料中非法添加禁用藥物、肥料有效成分不足、種子侵權假冒等嚴重危害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利用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活動,普及識假辨假、科學種養殖和依法維權知識,把安全優質綠色的農資產品和質量安全技術服務送到鄉村,提高農民識假辯假和依法維權能力。
6.加大執法辦案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農業綜合執法的重要職責,積極拓寬案源線索渠道,充分利用監測、投訴舉報、暗訪、檢查發現的問題,依法調查處理,對查處工作情況實施督辦。特別是針對禁限用農藥獸藥使用、生豬屠宰注藥注水、非法銷售病死畜禽等問題,堅決做到追根溯源,剖析原因,違法必查、查必到底。加強與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的溝通與聯系,建立工作協作機制。通過檢打聯動、行刑銜接、聯合懲戒等方式加大處罰力度,對危害性高、社會影響大的案件要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掛牌督辦、集中辦案、聯合查案等形式予以嚴辦。對線索明顯、事實清楚的案件,商請當地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涉嫌犯罪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要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加大信息公開力度,曝光典型案例,充分發揮警示作用,震懾違法犯罪行為。
三、強化標準引領,大力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7.大力構建標準體系,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需要,以農業標準化建設為抓手,以科技推廣為手段,圍繞安全種植、健康養殖,優化完善農業農村標準體系,大力開展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等現代農業相關標準的制修訂,不斷豐富和完善安徽省現代農業標準體系,促進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進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方面標準的制定。
8.大力發展綠色生產,提高安全優質農產品供給。強化耕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抓好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廢舊農膜、病死畜禽等資源化利用。推廣綠色防控技術和健康養殖模式。開展農業投入品管控行動,推廣農獸藥安全合理使用技術。完善農獸藥生產企業原材料進貨、出廠銷售記錄制度,落實限制使用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和追溯管理。落實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制度,規范農業投入品使用行為,指導和督促生產經營者規范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臺帳。
9.大力推進標準實施,開展達標提質行動。加大農業標準宣傳貫徹和推廣應用力度,強化標準的集成轉化和推廣應用,加強對農業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跟蹤評價,推行農產品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創建一批標準化集成示范基地。開展標準進村入戶活動,推動新型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育企業標準“領跑者”,推進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良好農業規范認證。指導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整建制推行全程標準化生產。鼓勵開展優質專用糧食生產基地、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生態良好、技術成熟、按標準組織生產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使之成為創標、制標、用標、達標的示范典型。
10.大力培育“三品一標”,打造優質農產品品牌。大力實施農產品認證登記發展計劃,嚴格準入,加強證后監管和目錄動態管理。加大綠色食品發展和宣傳市場推介,提高品牌公信力,積極推動有機農產品認證和有機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突出“一標一品一產業”,加強生產基地和原生態品種繁育基地建設。圍繞獨特品質保持,優化生產技術規程。加強品牌建設和特色文化傳承,打造一批地理標志農產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脫貧攻堅的樣板。大力推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推廣計劃實施,開展消費引導和產銷對接。無公害農產品重點培育畜禽水產品和農產品復認證,穩妥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改革,做好認證銜接。
四、強化制度創新,建立健全規范監管制度體系
11.全面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指導各地細化試行方案,聚焦重點品種、重點主體和重點問題,在規模生產經營主體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鼓勵有條件的主體開具電子合格證。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分級分層開展指導培訓,推動生產者自我質量控制、自我開具和自我承諾。指導督促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探索構建以合格證管理為核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合格證制度的作用,壓實主體責任,鼓勵“菜籃子”產品隨車附帶合格證上市。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虛假開證、冒用他人名義開證等行為,嚴防不合格農產品進入市場。組織開展合格證試行交叉互查和現場觀摩活動,遴選一批典型經驗做法進行推廣。加強與市場監管部門協調配合,逐步實現合格證制度與市場準入有效銜接。加強合格證宣傳發動,加強宣講培訓,讓合格證制度家喻戶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12.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鼓勵指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國家和省追溯平臺注冊登記并開展產品追溯,實現責任主體的注冊、產地、生產過程、農業投入品、產品銷售等信息全程追溯,提升農業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意識和誠信意識。優化完善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臺,探索建立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各級追溯平臺的有效對接和融合。充分發揮鄉鎮快檢系統作用,每個快檢系統檢測數據實時上傳省追溯平臺。對快檢中檢測出的不合格產品要采取有效處置措施,并及時反饋處置情況。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與農業農村重大創建認定、農業品牌推選、農產品認證、農業展會等工作“四掛鉤”。 將農產品質量追溯作為“三品一標”認證的必要條件,推動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等全部納入國家和省追溯平臺,通過“帶證上網、帶碼上線、帶標上市”,實現綠色、有機和地標農產品等生產經營主體信息化管理、良好生產過程受控、質量信息在線展示、生產銷售順暢對接。完善省追溯平臺功能,探索推廣“合格證+追溯碼”模式,全省各地建立的合格證生產主體名錄全部納入省追溯平臺。推動各市使用省追溯平臺報送專項整治數據和違法案件信息。
13.完善質檢機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質檢機構能力驗證、監督檢查制度,擴大能力驗證覆蓋面,組織實施飛行檢查。建立農業農村系統質檢機構統計調查制度,及時掌握質檢體系管理運行情況和年度變化情況,針對性加強指導和服務。加快推進市縣質檢機構雙認證,提高檢驗監測能力,為監督執法提供技術支撐。
14.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誠信檔案,加強信用管理。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紅榜”和“黑名單”制度,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作為各類農業項目評選、主體資格審查、行政許可審批、制定分類監管措施的必要條件,積極引導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誠信經營,對嚴重失信主體實行一票否決制。推進信用監管信息公開,促進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誠信責任,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文化建設,發揮信用體系的正激勵和硬約束作用,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信用環境。
五、健全監管體系隊伍,提高監管能力
15.切實增強基層監管能力。加強監管體系建設,實現省、市、縣、鄉監管機構全覆蓋,推動監管、認證、檢測、執法、科研(標準)五支隊伍有效聯動。強化鄉鎮監管站機構和能力建設,探索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監管力量向村組延伸,依托村兩委推動建立村級協管員隊伍,加強對農民投入品采購、標準化生產、安全用藥、規范開具合格證等的宣傳指導,形成對小農戶農產品生產的有效監管,打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最后一公里”。
16.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示范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安全縣在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等方面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創新、勇于實踐,推進安全縣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對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實施動態核查和跟蹤評價,不達標的堅決撤銷稱號。積極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響亮行動”組織實施,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的品牌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六、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擔當
17.明確監管事權責任。推動各地建立黨政領導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明確農業農村系統相關單位職能,在“產出來”和“管出來”上做到無縫對接,強化“管行業就得管安全”,構建統分結合、有統有分的工作格局。加強與市場監管、衛生、公安等部門的合作溝通,健全信息交流、案情會商、聯合執法等協作機制,推進無縫銜接,形成監管合力。
18.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成果,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敢于擔當、較真碰硬、高度負責的態度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19.助力脫貧攻堅。扎實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做好做實定點扶貧、結對幫扶,支持貧困地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等品牌創建和發展。加大對貧困地區綠色優質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加強檢測、監管、執法、品牌認證等方面培訓,帶動提升貧困地區監管能力和水平。
20.強化督查考核。統籌運用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質量工作考核、“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中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考核內容和農業農村部績效考核,推動各地黨委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強化監管保障??茖W開展延伸績效考核,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激勵約束機制,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法辦案、合格證推進、監測機構“雙認證”等情況作為重點考核指標,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落到實處。